1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
2、应当随时学习,学习一切;应该集中全力,以求知道得更多,知道一切。
3、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。
4、要知天下事,须读古人书。
5、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。
6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7、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
8、提出一个问题,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。
9、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
10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
11、喜欢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。
12、地不耕种,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;人不学习,再聪明也目不识丁。
13、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,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。
14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。
15、我喜欢读书,喜欢认识人,了解人。多读书,多认识人,多了解人,会扩大你的眼界,会使你变得善良些、纯洁些,或者对别人有用些。
16、一本新书像一艘船,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,驶向生活的**广阔的海洋。
17、历史使人明智,诗歌使人聪慧,数学使人精确,哲学使人深刻,伦理使人庄重,逻辑使人善辩。
18、时间应分配得精密,使每年、每月、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。
19、没有比时间更容易虚掷,更值得珍惜的事,倘若没有时间,我们在世上将一事无成。
20、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。
21、成功=艰苦的劳动+正确的方法+少说空话。
22、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。我们应该抑制自满,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,好象我们为了清洁,为了去掉灰尘,天天要洗脸,天天要扫地一样。
23、金钱宝贵,生命更宝贵,时间最宝贵。
24、时间,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是有的。
25、读书有三到: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
1、时过然后学,则勤苦而难成。 (汉,刘向,说苑·建本)
意:荒废了最好的学习时间,即使勤奋刻苦也很难有大的成就。
2、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 (汉,刘向,说苑·建本)
意:独自钻研学习,而不跟别人研讨,必然不会有深刻的见解和广博的知识。
3、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 (汉,刘 向,说苑·建本)
意:年少而喜欢学习,象刚升起的那样光明灿烂;壮年而喜欢学习,象中午的太阳那样旺盛;老年而喜欢学习,象点着蜡烛那样光亮。
5、泰山不辞壤石,江海不逆细流,所以成大也。 (汉,刘向,说苑·尊贤)
6、志士惜日短。愁人知夜长。——魏晋·傅玄《杂诗》
7、三分靠教,七分靠学。
8、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,都离不开一个“苦”字。
9、灵感不过是“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”——列宾
10、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。——普列汉诺夫
11、要想写得好,必须肯动脑。
12、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。——唐·孟郊《劝学》
13、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,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。
14、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——韩愈
15、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,这也是好事,常人望而却步,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——雨果
16、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,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。——阿卜·日·法拉兹
17、在今天和明天之间,有一段很长的时间;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,学习迅速办事——歌德
有关学习的名言和诗句有以下这些:
1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——孔子 《论语·公冶长》
译文: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,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。
2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——韩愈 《进学解》
译文:业靠勤奋才能精湛,如果贪玩就会荒废;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,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。
3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——孔子 《论语·为政》
译文: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,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。
4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 《论语•雍也》
译文:对于学习,了解怎么学习的人,不如爱好学习的人;爱好学习的人,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。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,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,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。
5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——颜真卿 《劝学》
译文:少年时只知道玩,不知道要好好学习,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。
6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——《汉乐府 长歌行》
译文: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,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自己与悲伤了。
7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——陆游 《警世贤文》
译文: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会的知识太少了,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,就不知道它的艰难。
8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——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
译文:博览群书,把书读透,这样落实到笔下,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。
9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——朱熹 《训学斋规》
译文:读书有三到,就是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
10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——刘彝《画禅室随笔——卷二》
译文:要努力读书,让自己的才识过人。让自己的所学,能在生活中体现,同时增长见识,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,学以致用。
关于学习的名言:
一、活着就要学习,学习不是为了活着。——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,哲学家培根
二、海到无边天作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。——晚清官员,民族英雄林则徐
三、学习,学习,再学习!学,然后知不足。——列宁
四、愈学习,愈发现自己的无知。——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
五、人要独立生活,学习有用的技艺。——凯德
关于学习的诗句:
一、劝学
唐代:颜真卿
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释义: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,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。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,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。
二、读书
宋代:陆游
归志宁无五亩园,读书本意在元元。
灯前目力虽非昔,犹课蝇头二万言。
释义: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,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。灯下读书,眼神已不比从前,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。
三、观书有感二首·其一
宋代:朱熹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释义: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,清澈明净,天光、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。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?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。
四、劝学
唐代:孟郊
击石乃有火,不击元无烟。
人学始知道,不学非自然。
万事须己运,他得非我贤。
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。
释义:只有击打石头,才会有火花;如果不击打,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。人也是这样,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掌握知识;如果不学习,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,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。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,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“少年”吗?
五、劝学诗 / 偶成
宋代:朱熹
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
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释义: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,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,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。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,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。
跟学习有关的诗句或名言如下:
1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
2、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
3、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
4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5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6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
7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8、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。
9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10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。
11、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。
12、发奋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。
13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。
14、立志宜思真品格,读书须尽苦功夫。
15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发表评论